泰山吟
谢道韫〔魏晋〕
峨峨东岳高,秀极冲青天。
岩中间虚宇,寂寞幽以玄。
非工复非匠,云构发自然。
器象尔何物?遂令我屡迁。
逝将宅斯宇,可以尽天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雄伟高大的泰山,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。
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,寂寞无声,幽静深邃。
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,高山上的岩洞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,竟然这样使我的思想波动不定。
决定离开变化多端的人境,搬到泰山中生活,恬然无为,延年益寿,安享天命。
注释
泰山:古称岱山,又名岱宗,在今山东省境内,与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遥相对峙,故称“东岳”,为“五岳之首”。其山势雄伟壮丽,山顶可见四大自然奇观——黄河金带、云海玉盘、晚霞夕照和旭日东升。吟:一种诗体
创作背景
晋安帝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,乱臣孙恩攻破会稽,杀王凝之及其诸子,作者寡居。当时是东晋晚期,政治矛盾尖锐,王室与士族、士族与士族之间相互攻伐,作者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,产生了隐居的想法,于是写下了这首《泰山吟》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陈君慧主编.《古诗三百首》:北方文艺出版社,2013.01:第186页
2、
贺新辉主编.《古诗鉴赏辞典》:中国妇女出版社,1988年12月第1版:第583页
赏析
“峨峨东岳高”一句,开门见山,吟咏泰山巍峨高大,“秀极冲青天”,既勾画出直刺云霄、高耸陡峭的山势,又把静止的山峰写得生气蓬勃,富含动态之美。
与前两句从大处着眼不同,下面四句则着眼于细部描绘。山石峥嵘竟然分割了天空,显得格外静穆幽远。此山此石仪态万方,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,其实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。
诗中出现的“秀”、“幽”、“玄”、“自然”等词,与魏晋时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评理论有关,在这里用来形容泰山,折射出鲜明的魏晋时代色彩,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诗人对泰山的赞叹与景仰。但诗人在感叹泰山神秀的同时,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个人身世的
简析
《泰山吟》是一首玄言诗。该诗不仅仅是对泰山的赞美,尤其对神秘岩洞的叹赏使诗人浮想联翩,最后竟表示要与此山相守终老,表现了一种沉醉大自然怀抱之中,忘记俗世纷争的愿望。全诗大笔挥洒,气度非凡而有阳刚之美,呈现出一种“万物皆备于我”的崇高精神状态。
谢道韫
谢道韫(生卒年不详),字令姜,东晋时女诗人,是宰相谢安的侄女,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,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。她与汉代的班昭、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。在卢循孙恩之乱时,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,但守备不力,逃出被抓后杀害。谢道韫听闻敌至,举措自若,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。孙恩因感其节义,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。王凝之死后,谢道韫在会稽独居,终生未改嫁。 3篇诗文 6条名句
驾出北郭门行
阮瑀〔魏晋〕
驾出北郭门,马樊不肯驰。
下车步踟蹰,仰折枯杨枝。
顾闻丘林中,噭噭有悲啼。
借问啼者出,何为乃如斯?
亲母舍我殁,后母憎孤儿。
饥寒无衣食,举动鞭捶施。
骨消肌肉尽,体若枯树皮。
藏我空室中,父还不能知。
上冢察故处,存亡永别离。
亲母何可见,泪下声正嘶。
弃我于此间,穷厄岂有赀?
传告后代人,以此为明规。
孟津诗
曹丕〔魏晋〕
良辰启初节,高会构欢娱。
通天拂景云,俯临四达衢。
羽爵浮象樽,珍膳盈豆区。
清歌发妙曲,乐正奏笙竽。
曜灵忽西迈,炎烛继望舒。
翌日浮黄河,长驱旋邺都。
桥玄论曹操
陈寿〔魏晋〕
太祖少机警,有权数,而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,故世人未之奇也。唯桥玄、何颙异焉。玄谓太祖曰: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!”